盛夏,武陵山脉深处,古丈县的吊脚楼里飘出直播间的欢声笑语,苗家姑娘对着镜头展示银饰锻造技艺,茶农在云雾缭绕的茶园里直播采茶……一场由 “云端” 掀起的数字革命,正让这座曾因闭塞而沉寂的小城焕发新生。
近年来,古丈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以 “同心直播·同上云端” 为品牌,推动民营企业、返乡青年投身直播浪潮,让深山里的非遗技艺、生态农货转化为“云上财富”,成为乡村振兴的 “金钥匙”。
“以前,蒿草粑只能在我们本地售卖,现在架上手机就能卖全国!” 古丈县神土地食品公司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当地农产品销售的蝶变。古丈县坐拥古丈毛尖、湘西腊肉、生态茶油、蒿草粑等特色物产,但长期以来的交通不便、信息壁垒,让这些 “山珍” 面临 “酒香也怕巷子深” 的困境 。
2020年,古丈县委统战部牵头成立“乡村振兴直播助农专班”,联合县工商联、电商协会等,构建起“1+7+N”服务体系。其中“1”个中枢,由县委统战部统筹,整合工商联、科工信、人社、农业等部门资源,建成县级直播中心1个、乡镇直播驿站7个、村级直播点50个,形成“1+7+N”三级直播网络。从县城的专业直播间到村寨的 “田间直播间”,从网红带头直播到农户自学带货,通过“线上引流 + 线下品控” 的双轨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县的“云上销售网”。
数据见证成效:2025年以来,已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4.79亿元,农产品线 余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湘西腊肉、古丈毛尖等产品通过直播间走进北上广深的餐桌,甚至漂洋过海销往东南亚、欧盟等地区。
直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 “人、货、场” 的协同。古丈县以统战力量为纽带,培育主播队伍、完善供应链、激活文化 IP,让直播经济从 “单点突破” 走向 “系统作战”。
“对着镜头讲苗语、唱山歌也能赚钱?” 起初,不少村民对直播带货半信半疑。为此,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搭台,孵化 “乡村网红”,让村民变 “主播”。同时联合就业服务中心、电商协会推出 “百名主播培育计划”,开设 “网络主播训练营”,邀请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专业导师讲授平台规则、话术技巧,更组织学员走进茶园、车间实战演练。
通过“理论授课+实战演练”,如今,一批 “土生土长” 的网红从大山里走出:“湘西冬宝” 用方言讲述苗家生活,吸引 161 万粉丝;“腊肉小王子”通过镜头展示湘西腊肉熏制全过程吸粉达10.2万;“山白”以古法复刻东汉麻纸、徽墨制作的短视频爆红网络,1640万粉丝跟着他的镜头读懂非遗魅力。截至 2024年,全县累计培训主播200余人次,10余名主播粉丝量超百万。
“直播火一时,品控才能火长久。” 这是古丈县工商联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为解决农产品标准化不足、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县工商联牵头成立 “古丈好物联盟”,推动润莲阳庄、湘西苗菩等民营企业共建标准化生产线万元建成腊肉熏制车间,从选肉到熏制全程可视化,通过 “腊肉小王子” 直播年销2000万元;湘西苗菩利用“苗朴”直播实现年销售额5000万元。通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筑牢直播“供应链”根基,让好货变 “爆品”,让“爆品”赢市场。
同时,县相关部门落还推动“快递进村”,对接顺丰、京东等企业开通 “直播专线%,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今,古丈毛尖发货最快 48 小时可送达全国,腊肉、酸鱼等真空包装产品通过冷链直邮,让 “大山味道” 保鲜直达。
直播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深刻重塑古丈的产业形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催生出独具特色的 “古丈模式”。
围绕直播需求,古丈开发出古丈红、腊肉酱、蜂蜜、蒿草粑、苗家酸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鱼、生态茶油、生态菜籽油、蓝莓果干等100余款深加工产品,形成 “鲜品+加工品+文创品” 的产品矩阵。依托直播积累的流量,古丈推出 “茶旅直播”“非遗探秘” 等主题线路,游客可跟着主播的镜头打卡坐龙峡、红石林,体验采茶、学苗绣。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28.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54亿元,同比增长22.20%、19.56%,“云上引流+线下消费” 让文旅产业焕发新生。
从 “守着金山愁饭吃” 到 “直播带货富农家”,古丈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带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以直播经济为笔,以 “同心” 聚合力,以 “云端”创新发展,用实际行动落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未来,古丈将继续以“同心”凝聚合力,以“云端”链接未来,让更多直播间在村寨点亮,让更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让更多 “古丈好物” 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