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一场饮料订购会现场气氛火热。珍珍全国销售负责人邢迁注视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字,当最终数据定格在“800万瓶”时,全场沸腾——这是珍珍浓可乐上市一小时创造的销售奇迹。
这个诞生于1992年的国货汽水品牌,凭借一款主打“劲爽重口味”的浓可乐,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双雄垄断的市场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被东北人视为“家乡味道”的广东品牌,正在完成从区域王者到全国性品牌的华丽转身。2024年,珍珍业绩同比增长30%,全国经销商数量增长两倍突破800家,更在有糖汽水市场占有率从第七跃升至第四名,仅次于“两乐”和大窑。
“可乐变淡了。”近年来,这句话成为众多可乐爱好者的共同感受。随着两大可乐巨头调整配方,从白砂糖到果葡糖浆再到代糖甜味剂,甜度的自然醇厚感逐渐消失;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也让开盖时清脆的“噗哧”声和强烈的刺激感成为回忆。
正是这一市场痛点,被珍珍敏锐捕捉。2025年4月,珍珍推出 “浓可乐” ,以“更浓更爽”的定位直击消费者需求。研发团队在内部讨论时曾考虑过“重口味可乐”、“黑可乐”等名称,最终拍板“浓可乐”——一个“浓”字道尽产品精髓。
产品盲测结果令人震惊:超过90% 的重口味爱好者推荐了珍珍浓可乐。这款产品的“浓”体现在四大维度:口感浓、香气浓、气泡浓、视觉浓。
通过科学的蔗糖和香料配比,还原经典可乐最原始的饱满厚实口感,突出标志性的浓郁焦香。
在包装设计上,珍珍浓可乐采用黑金配色和深色液体凸显“浓”感,并创新性地采用简繁字体双面设计——一面简体“浓”,一面繁体“濃”,将现代时尚与传统经典完美融合。这种差异化视觉策略,让产品在琳琅满目的饮料货架上脱颖而出。
珍珍浓可乐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而是一家深耕三十余年的区域品牌的厚积薄发。
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是:珍珍诞生于广东佛山,却成为“东北人从小喝到大的国民汽水”。在东北市场,珍珍的渗透率高达90%,堪称饮料界的奇迹。这种“南方生产、北方热销”的反差,甚至引发了网络热梗“所谓特产就是特地背着本地人生产是吧?”
2024年初,“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的旅游热潮,意外为珍珍按下了全国化加速键。华东、华南市场的渠道商主动找上门,反映消费者在就餐时开始主动询问珍珍荔枝汽水。乘着这股东风,珍珍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同比30%的增长,全国经销商数量突破800家。
与高举高打的品牌不同,珍珍的全国化战略堪称“稳扎稳打”的教科书。“我们选择‘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啃’,更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规模。”珍珍全国销售负责人邢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种策略避免了团队快速扩张、价格体系混乱等“后遗症”,为品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产品多元化是珍珍全国化的关键支撑。三十年前,珍珍只有一个经典罐装荔枝汽水;如今,其SKU已接近30个,涵盖经典老汽水、果粒果汁饮料、浓可乐,甚至拓展到八宝粥和“下酒菜花生”系列。
“2023年推出的经典老汽水系列,仅两年时间就成为了珍珍的第二大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总体收益的三分之一以上。”邢迁透露。而果肉果汁系列首年亮相春节礼品市场,销售额即突破3000万。
这种产品矩阵战略极大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珍珍从单一荔枝汽水品牌,转型为覆盖多种饮料品类和消费场景的综合性饮料食品品牌。
2024年11月,珍珍趁势官宣沈腾为品牌代言人,这位黑龙江籍演员与珍珍的东北基因高度契合。“#沈腾与30年老朋友正式官宣#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为品牌全国化注入强大动能。官宣代言人后,全国各地招商进度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对于快消品而言,渠道即生命。珍珍浓可乐上市后,仅用两周时间就铺设了10万个终端网点,其中20%为配备冰柜的优质网点。在炎炎夏日,对冰柜位置的争夺对饮料企业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珍珍在渠道策略上展现了惊人的灵活性和执行力。当首批24瓶/箱的包装遭到经销商反馈“不方便配货”后,珍珍迅速调整为15瓶/箱,更符合渠道习惯。
“我们现有的PET瓶产品,在搬运、经销商存储、交付,都习惯了15瓶/箱的形式,这会比较好配货。”邢迁解释了这一调整背后的逻辑。
这种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让浓可乐在上市仅一个月后,就实现了70%以上的铺货率。而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珍珍始终扮演着“托底”的角色,提供市场费用、物料、价格签、促销台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等全方位支持。
“想要打动经销商,关键在于解决他们的核心关切:产品是否有潜力?利润是否合理?品牌方是否提供足够支持?”邢迁总结了珍珍的渠道哲学。
尽管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霸主地位依然稳固,但中国可乐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约1232亿元,其中可乐型产品占45%-50%,意味着这是一个近600亿元的巨大蛋糕。然而这个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2023年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下降3%,首次被即饮茶超越。
传统巨头面临挑战:2024年,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总销量同比下跌1%,活跃零售网点也出现下滑。可口可乐勉强维持的销售额背后,是靠涨价抵消销量下滑的无奈之举。
这些市场真空正被国产新势力迅速填补。崂山可乐凭借“本草中国味”焕新升级,2024年销量增长高达47%。元气森林推出冰红茶可乐,统一推出可乐冰红茶,以“可乐+”的混搭概念拓展消费场景。
在渠道端,国产可乐则尽量避开与巨头的正面交锋。珍珍浓可乐主攻火锅、烧烤、川湘菜等重口味美食场景,打出了“解辣解腻”的卖点。这种场景化定位,让国产可乐在巨头核心战场外开辟了新天地。
“可乐市场足够大,即使只占据1%的份额,也能带来可观的增长。”一位饮料行业观察人士道破天机。
差异化定位是突破口。在巨头主导的市场中,珍珍没有正面硬碰硬,而是敏锐捕捉到“重口味爱好者”这一细分需求,通过浓可乐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这种差异化定位避免了与巨头的直接对抗,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
渠道创新是关键支撑。从响应经销商反馈调整包装规格,到两周铺设10万终端网点的执行力,再到20%优质网点(配备冰柜)的战略布局,珍珍展现了极强的渠道适应能力。而与经销商的“相辅相成”关系,更是品牌渠道战略的核心。
产品矩阵是护城河。珍珍从单一荔枝汽水起步,逐步构建了涵盖汽水、果汁、八宝粥、下酒菜的多元产品体系。这种多元化策略不仅分散了市场风险,更满足了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为品牌创造了多个增长点。
东北烧烤摊上,一瓶黑金包装的珍珍浓可乐被打开时发出清脆的“噗哧”声,绵密的气泡滋滋作响。这一幕正在全国各地的火锅店、川菜馆和便利店的冰柜中重现。
邢迁透露,珍珍浓可乐的利润远高于同类产品,在购买100箱的情况下,折算后利润相较同类产品高2-5倍。这组数字背后,是国产可乐品牌在巨头夹缝中闯出的新路。
可乐市场的战争从未停歇。从维珍可乐当年被可口可乐“别动队”围剿的教训,到如今珍珍浓可乐以差异化定位撕开市场缺口,国产品牌正在改写可乐市场的游戏规则。
当600亿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珍珍的“重口味革命”证明:在巨头的阴影下,依然能孕育出颠覆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