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1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重点专项“晶圆级范德华异质结材料制备与低功耗晶体管功能集成”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北京kaiyun登录入口 kaiyum平台科技大学牵头,联合湖南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5家单位进行协同攻关。2、2024年2月25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承担、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马保中教授作为项目首席负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复杂锑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绿色选冶关键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复杂锑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绿色选冶关键技术”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项目,该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联合昆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丹南方金属有限公司、新疆邦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组建“产学研用”联合团队共同承担。
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2024年2月27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翟长海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
4、2024年4月2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承担、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张家靓副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清洁回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近日,由原子能院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项目——“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核反应堆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在京启动,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数值反应堆研发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责任专家,来自原子能院以及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西北大学等联合承研单位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6、苏报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冶炼炉高温强冲击载荷作业机器人技术研究与研发应用”项目在吴江开发区启动。项目由苏州朗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北京科技大学李洪波教授主持,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研发冶炼炉前作业环节的智能机器人。这是一项能够让劳动者脱离危险场景的研发项目,将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工人健康安全的同时,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由跟跑走向领跑,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7、2024年3月1日,中钢矿院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大规模金属露天矿低碳开采技术与连续运输装备”(2023YFC2907300)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温婧副处长、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秦媛副处长、马鞍山市左年文副市长、安徽省科技厅、马鞍山市科技局等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项目骨干60余人参会。项目启动会议由科创中心代碧波主任主持。项目由中钢矿院牵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共计10家单位实施。8、2024年3月24日,由中南大学田庆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铜冶炼过程稀有稀散金属分离富集与纯化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长沙召开。该项目由中南大学作为牵头承担单位,联合矿冶科技集团、中国有研资环、中国恩菲、江铜股份、先导稀材、中色大冶、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单位集中科技攻关。9、2024年3月5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何江弘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可恢复性弱能老人高相容性照护康复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项目启动会暨项目实施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天坛医院顺利召开。本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上海老年医学中心等单位组成。
10、2024年3月29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顺利召开。项目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下设《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沉积分类表征及腐蚀机理研究》《脆弱质海洋出水陶瓷文物加固脱盐保护技术研究》《海洋出水陶瓷文物表面难溶盐的可控脱除技术研究》《海洋出水陶瓷文物可溶盐高效脱除技术研究》《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应用示范》5个子课题,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5家单位作为课题承担单位。
11、2024年1月19日下午,由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个性化具有引导骨再生功能的颅骨仿生复合修复材料研发”项目启动仪式于北京JFJ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隆重举行。该项目获批国拨经费1200万元,依据指南要求,由企业单位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河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及其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JFJ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亚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共十家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及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联合参加。
12、2024年3月14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基于中国人特征的形态与感知数字标准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我院及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项目承担单位3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12、2024年2月21日,由北方工业大学牵头、张立峰校长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项目“极端环境海洋装备用关键特种合金材料制备及高效应用技术”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举行。研究团队由北方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
13、2024年1月1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可降解生物锌合金设计与血管支架研制”启动会暨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项目部部长盛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建军,项目专家组成员、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共5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可降解生物锌合金设计与血管支架研制”项目由东北大学牵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北京尚宁科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共同承担。
15、2024年2月29日至3月1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基于薄带铸轧的短流程制备先进高强钢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沙钢召开。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中钢集团洛耐院、江西豪斯特、山东鹏程特陶等项目参与单位的专家及科技人员代表参加会议。
16、近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安科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工业金属粉尘精准监测与抑爆技术装备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安科院和项目参与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共10家单位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17、3月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调试调优软件工具”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该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参与单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西安天数智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2024年2月1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地下金属矿破碎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智能装备”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长沙顺利召开。由矿冶科技集团牵头,联合湖南创远、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院所,围绕地下金属矿破碎矿体开采产能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难题,创新构建金属矿破碎矿体大跨度中深孔安全高效智能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攻克6项关键技术,开发6套安全高效的矿山装备,建立4个示范工程,为我国金属矿山破碎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基础理论、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经验,全面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可持续开发利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当前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英文全称:“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kaiyun登录入口 kaiyum平台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高校教师是我国科技攻关的重要力量,牵头或是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既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体现,也可以带动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出成果、出人才。名牌院校与一般院校的主要差别就体现在这个方面。任何高校都是将科研作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外界也多是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这个视角,观察分析判断高校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在我国只有少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才能多年持续大量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